智能家居方兴未艾,数千亿级别市场打开。智能家居涵盖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区两个层次,既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微观节点,也是互联网终端边界由PC、手机扩展至家庭的载体。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可达数千亿级别,主要包含:(1)智能家居的新建或改造工程需求,2012年规模仅约70亿元,随智能家居向存量住宅渗透至2020年规模有望达1000亿元;(2)相当于约6000亿元市场的家电和照明电器存在智能化升级空间。(3)围绕智能家居的新型服务模式有望繁荣,对应市场容量最高可达2000--4000亿元。

智能家居兴起 千亿市场开启
产品服务创新暗流涌动,撬动存量住宅市场。(1)产品方案由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过渡到解决方案+单品并重,适应B2C市场需求;(2)面对产品华而不实、操作复杂的缺陷,智能家居新品尝试在外观上与艺术品结合、在易用性上强调最终走向人工智能、在功能上发掘能源管理、安防、健康护理、教育等,精准打击需求痛点;(3)极路由、小米、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智能路由器抢占智能家居流量入口,借助互联网营销特色和“硬件+软件+生态圈”的打法,互联网企业革新商业模式或值得期待。
三大物联技术各有优劣,市场将是检验技术和标准的决定因素。智能家居物联技术可归为总线、无线和电力线载波技术三种。其中总线技术可靠性高、适用面积大,更适合于新装别墅、高档酒店和写字楼;无线和电力载波技术成本低、安装简便、扩充性好,更适合于普通住宅。目前我国智能家居领域存在两个推荐性物联标准E家佳和闪联,分别由海尔和联想主导。未来不同的技术与标准可兼容发展,市场聚焦力将是标准胜出的决定因素。
中期看系统集成商、长期看服务商,零部件企业有弹性。产业链的繁荣有赖于消费兴起,而当前消费体验的提升环节在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商是中期内最有价值的产业链参与方,具备B2B/B2C渠道推广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优势的公司占据先机;服务提供商未来有望实现后端收入,具备长线价值,其成功的核心是对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零部件商具备弹性,投资主线遵循智能家居产品三必备属性:可感知性(对应各类传感器、人机交互设备)、可联网性(对应各类通信组件)以及智能性(对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风险因素:地产周期大幅下行;产品创新慢;模式不成熟而价格竞争激烈。
投资策略:产业链共拾智能家居薪火,产品服务创新层出不穷,未来几年市场潜力有望不断被激发,首次给予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投资主线一:当期最看好系统集成商,包括家电领域的青岛海尔,安防领域的安居宝,由智能会议和智能建筑切入智能家居的飞利信以及由电力载波芯片领域向集成商拓展的东软载波等,达实智能作为项目施工方也将受益,四川长虹的智能家居布局蓄势待发;主线二看好智能家居带来弹性的零部件商,包括智能语音操控软硬件的科大讯飞、气体传感器龙头汉威电子以及提供智能家居控制中枢设备的路由器龙头星网锐捷;关注潜在服务提供商雏形,包括谋划借助广电渠道进入智能家居服务领域的捷成股份、同洲电子,已涉足家庭视听娱乐的互联网企业乐视网、百视通等。